精選文章

塔利斯學者慶典音樂會:複音音樂的tasting menu (下)

塔利斯學者慶典音樂會:複音音樂的tasting menu (下)

菲利普斯說這場慶典節目,想法很簡單,就是趁五十周年的機會,把他們最喜歡的作曲家放在一場音樂會,九位作曲家各一曲。那不就是一場「餓媽卡些」(廚師發辦)?儘管我或不少樂迷長期忽略,文藝復興複音音樂其實博大精深,上一篇提過的約斯昆彌撒曲全集已是十小時的音樂,我等毋須硬闖。這場生日騷,我就會當成一個由星級大廚調製的tasting menu,去嘗試複聲音樂這個acquired taste。...

二十世紀最佳歌劇?——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的李察.史特勞斯《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

二十世紀最佳歌劇?——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的李察.史特勞斯《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

故事裏,公主亞莉安妮被她最愛的人棄於荒島上,頓時生無可戀,一心求死。年輕的戴歐尼修斯(Dionysus;劇中以其古羅馬名字巴庫斯(Bacchus)稱之,今人多認識他的酒神身分)恰巧也來到此島,對這女子一見傾心,愛情的力量使他終於完全成了神,然後他倆一同升天。編劇荷夫曼斯塔於1911年中寫信給作曲家,談及另一個有點晦澀的奇蹟:「她以為他是死神,便把自己交給他。他同時是死亡與生命。他讓她看見她自身本性之深邃,將她變作神通仙女,把可憐的小小亞莉安妮轉化,使來世出現於這世上,為我們保存了她,同時轉化了她。」 ...

戲中戲中戲——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的李察.史特勞斯《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

戲中戲中戲——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的李察.史特勞斯《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

李察.史特勞斯乃德國浪漫派後期代表人物,他的大型作品如歌劇,氣勢非凡,動輒用上百人管弦樂團。然而,《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動用的樂團,總共卻只有三十幾人。此關乎這部歌劇創作的緣起,而這作品的由來,亦解釋了其「戲中戲中戲」的奇特設計。 ...

「惡搞」經典——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的李察.史特勞斯《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

「惡搞」經典——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的李察.史特勞斯《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

是屆香港藝術節的重頭戲,要數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Bayerische Staatsoper)從慕尼黑帶來的製作:生於該市的作曲家李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1916年的《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Ariadne auf Naxos)。這次將會是此歌劇的本港首演,不得不談,而談此歌劇,則不得不先解其題。 ...

來,踏上找尋梵高之旅

來,踏上找尋梵高之旅

在藝術的世界裡,梵高是永遠說不盡的話題。自他離世至今的一百三十多年間,這位傳奇荷蘭畫家的生平被改編為電影、舞蹈和戲劇作品,感動、慰藉並激勵一代代藝術創作人在艱困與孤獨中,找尋夢想、步履不停。...

Latest Articles

Share to
塔利斯學者慶典音樂會:複音音樂的tasting menu (上)

一個藝術團體可以持續半世紀,更仍是創辦人領導,殊不簡單。1973年成立於英國的塔利斯學者(The Tallis Scholars)今年成立五十週年,將在明年(2024)由指揮兼創辦人彼得.菲利普斯(Peter Phillips)率領於香港藝術節演出。此團最近一大成就,是於2020年完成一項開始了三十年的錄音計劃:約斯昆的彌撒曲全集,並於去年在柏林用八場演出全套……...

西斯汀小聖堂的音樂傳奇

梵蒂岡的西斯汀小聖堂(Sistine Chapel)為教皇辦事的場所之一,不少人知道那甚至是教皇選舉之處;更多人則視之為視覺藝術殿堂,因為它裏頭的壁畫舉世聞名,尤其是米高安哲羅以《創世紀》為題材的拱頂畫,以及其《最後審判》祭壇畫。那麽這小堂的音樂藝術呢?小堂建立至今五百多年以來,負責音樂的都是一支無伴奏全男聲合唱團,該團常駐該堂,間或隨教皇到別的教堂進行儀式,堪稱其御用合唱團。到了上世紀,西斯汀小聖堂合唱團開始周遊列國巡迴表演;樂迷也許記得它曾於二零一四年到臨香港獻藝罷?...

安潔莉克.淇祖——非洲音樂使人自由

這個晚上淇祖的演出,讓我見證到一種「音樂使人自由」的無與倫比感染力。往後每次談起這位非洲音樂女王,我都樂意跟大家分享這次現場演出體驗。...

尤利西斯歸鄉記

不是那麼多藝術家,能於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之間自由穿越,游刃有餘,南非當代藝術巨擘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肯定是當中少數。於世界各地展覽不斷的他,去年終於在豪瑟沃斯畫廊辦了香港首場個展《威廉.肯特里奇:淚之重》,展出一系列人物剪影、拼貼、掛毯、雕塑、影像等作品,讓本地觀眾重新審視他獨門的視覺語言,然而這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創作領域,還伸延到劇場世界,由他導演及負責炭筆動畫的蒙特威爾第歌劇《尤利西斯歸鄉記》,將於第51屆《香港藝術節》上演,融合歌劇、偶戲、視覺藝術等跨媒體元素,構成獨一無異的劇場體驗。...

一代伶王新馬師曾,經典戲寶舞台重現

「我們這輩文武生,最崇拜的就是新馬師曾(祥哥),在我的心目中,他的『唱做唸打』,是無懈可擊的。」新劍郎(田哥)如是說。 眾所周知,粵劇伶王新馬師曾(1916-1997),素有「慈善伶王」、「文武生王」等美譽。他的風格自成一派,粵劇及京劇功架兼擅,獨特的「新馬腔」更為人津津樂道;其廣闊的戲路,在粵劇界更是無出其右,多年的演藝生涯,為觀眾留下不少粵劇及電影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