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亂世重塑《我們最快樂》

亂世重塑《我們最快樂》

《我們最快樂》原意於 2020 年藝術節首演,但疫情瞬間爆發,當時已完成排練的創作最終被迫取消。2022 年首演的《我們最快樂》,是全新排練及設計的新版本。 「呢個故仔在當下做有乜意思?最大意義是:裏面好多成人情節、世俗眼光不道德的層面,無論是性、欺騙與欺凌,若在和諧與潔淨的社會是不容呈現的,而香港依然可以上演,就是一件事。」——編劇莊梅岩...

從蕭紅到西西 —— 舞出《兩生花》

從蕭紅到西西 —— 舞出《兩生花》

從古至今,「女性」都是藝術創作的靈感泉源。分別於 2013 年和 2021 年香港藝術節上演的室內歌劇《蕭紅》和《兩個女子》就是絕佳例子,兩齣歌劇分別演繹身處不同時代、際遇迥異,卻又同樣在愛情與命運之中徘徊掙扎的三位女性的故事。來到第 50 屆藝術節,這三位女性將於舞台上以舞蹈歌劇的形式「重遇」。...

書寫新生命 — 《兩個女子》及《後話西遊》

書寫新生命 — 《兩個女子》及《後話西遊》

當文學重現在表演藝術中,藝術家會有不同的解讀和表達,而作品的意義亦會因時代而有所改變。2020年疫情來襲,《兩個女子》及《後話西遊》延期至第49屆藝術節上演,創作人和導演意外地有更多時間審視作品,並與《閱藝》分享至今的創作感受。...

醞釀戲劇新語言

醞釀戲劇新語言

面對一種前所未聞的病毒如野火般蔓延全球,劇場唯有迅速適應新現實,開拓新的形式和製作手法。這些層出不窮的新視野和情感也令戲劇語言更為豐富。第49屆香港藝術節為觀眾帶來兩部海外戲劇作品――《盲流感》和《無晴情天氣報告》,其演出模式及主題尤為契合當下的社會狀況。身處劇院的觀眾將隨着劇情開展一段心靈之旅,分別進入一個被神秘疾病困擾的國度,以及關於氣候的迷人世界,見證它對人類的影響。...

《世界戲劇日,帶戲去世界》

《世界戲劇日,帶戲去世界》

世界戲劇,受到世界的重創,已經一年了。這一年裡,演出取消,演員轉行。線上戲劇《鼠疫》的頭一個困難,就是找演員——因為,我們需要身在6個國家的演員。...

Latest Articles

Share to
尤利西斯歸鄉記

不是那麼多藝術家,能於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之間自由穿越,游刃有餘,南非當代藝術巨擘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肯定是當中少數。於世界各地展覽不斷的他,去年終於在豪瑟沃斯畫廊辦了香港首場個展《威廉.肯特里奇:淚之重》,展出一系列人物剪影、拼貼、掛毯、雕塑、影像等作品,讓本地觀眾重新審視他獨門的視覺語言,然而這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創作領域,還伸延到劇場世界,由他導演及負責炭筆動畫的蒙特威爾第歌劇《尤利西斯歸鄉記》,將於第51屆《香港藝術節》上演,融合歌劇、偶戲、視覺藝術等跨媒體元素,構成獨一無異的劇場體驗。...

一代伶王新馬師曾,經典戲寶舞台重現

「我們這輩文武生,最崇拜的就是新馬師曾(祥哥),在我的心目中,他的『唱做唸打』,是無懈可擊的。」新劍郎(田哥)如是說。 眾所周知,粵劇伶王新馬師曾(1916-1997),素有「慈善伶王」、「文武生王」等美譽。他的風格自成一派,粵劇及京劇功架兼擅,獨特的「新馬腔」更為人津津樂道;其廣闊的戲路,在粵劇界更是無出其右,多年的演藝生涯,為觀眾留下不少粵劇及電影名作。...

疫情下的《無極》奇蹟

面對跨國巡演仍處於停擺狀態,香港藝術節特別策劃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國際舞蹈合作項目《無極》。舞蹈作品由澳洲編舞家史蒂芬妮・雷克,聯同超過五十位來自香港演藝學院的舞者共同創作。 史蒂芬妮・雷克擅長創作大型公共舞蹈作品,既有機且壯觀的集體動作是雷克的編舞特色。2020 年 11 月於墨爾本普拉蘭廣場上,由四百位舞者共同演出的《繁衍》就是例子之一。...

亂世重塑《我們最快樂》

《我們最快樂》原意於 2020 年藝術節首演,但疫情瞬間爆發,當時已完成排練的創作最終被迫取消。2022 年首演的《我們最快樂》,是全新排練及設計的新版本。 「呢個故仔在當下做有乜意思?最大意義是:裏面好多成人情節、世俗眼光不道德的層面,無論是性、欺騙與欺凌,若在和諧與潔淨的社會是不容呈現的,而香港依然可以上演,就是一件事。」——編劇莊梅岩...

從蕭紅到西西 —— 舞出《兩生花》

從古至今,「女性」都是藝術創作的靈感泉源。分別於 2013 年和 2021 年香港藝術節上演的室內歌劇《蕭紅》和《兩個女子》就是絕佳例子,兩齣歌劇分別演繹身處不同時代、際遇迥異,卻又同樣在愛情與命運之中徘徊掙扎的三位女性的故事。來到第 50 屆藝術節,這三位女性將於舞台上以舞蹈歌劇的形式「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