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輩文武生,最崇拜的就是新馬師曾(祥哥),在我的心目中,他的『唱做唸打』,是無懈可擊的。」新劍郎(田哥)如是說。 眾所周知,粵劇伶王新馬師曾(1916-1997),素有「慈善伶王」、「文武生王」等美譽。他的風格自成一派,粵劇及京劇功架兼擅,獨特的「新馬腔」更為人津津樂道;其廣闊的戲路,在粵劇界更是無出其右,多年的演藝生涯,為觀眾留下不少粵劇及電影名作。...
從古至今,「女性」都是藝術創作的靈感泉源。分別於 2013 年和 2021 年香港藝術節上演的室內歌劇《蕭紅》和《兩個女子》就是絕佳例子,兩齣歌劇分別演繹身處不同時代、際遇迥異,卻又同樣在愛情與命運之中徘徊掙扎的三位女性的故事。來到第 50 屆藝術節,這三位女性將於舞台上以舞蹈歌劇的形式「重遇」。...
自古以來,「忠、孝、節、義」是備受推崇的中國傳統美德,但時至今日,這些觀念彷彿比以前薄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愈見疏離。2022 年香港藝術節將為觀眾帶來一個以孝經故事為藍本的粵劇系列,作為編劇及監製的周嘉儀(Annie)將如何從中展現粵劇特色?故事中的傳統觀念與現代社會的連結又是甚麼?在「後疫情時代」,孝經故事或許會給現代人帶來不一樣的啟發。 ...
當文學重現在表演藝術中,藝術家會有不同的解讀和表達,而作品的意義亦會因時代而有所改變。2020年疫情來襲,《兩個女子》及《後話西遊》延期至第49屆藝術節上演,創作人和導演意外地有更多時間審視作品,並與《閱藝》分享至今的創作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