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中戲中戲——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的李察.史特勞斯《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

Share to
(圖:1912年版本《貴人迷》後《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歌劇場景設計圖,Ernst Stern 畫。)
(圖:1912年版本《貴人迷》後《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歌劇場景設計圖,Ernst Stern 畫。)

李察.史特勞斯乃德國浪漫派後期代表人物,他的大型作品如歌劇,氣勢非凡,動輒用上百人管弦樂團。然而,《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動用的樂團,總共卻只有三十幾人。此關乎這部歌劇創作的緣起,而這作品的由來,亦解釋了其「戲中戲中戲」的奇特設計。

史特勞斯及其編劇拍檔荷夫曼斯塔籌備上一部歌劇《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的首演時,進展一直令他們擔憂,最終幸得本與此製作無關的導演賴恩哈特(Max Reinhardt)襄助,演出方才大獲成功。為了答謝這位朋友,他們構思新作供他演出,原定地點為他在柏林的小劇院(Kleines Theater),那裏的樂池僅容得下卅人。

©W.Hösl
©W.Hösl

這真算是個實驗作品。荷夫曼斯塔把莫里哀的《貴人迷》(Le bourgeois gentilhomme)改編成一個德語版本,由賴恩哈特的演員搬演,史特勞斯負責配樂。原劇末尾是個荒誕的儀式,將主角由中產階級升格成為貴族;新版《貴人迷》則以同樣搞笑的「意大利即興喜劇入侵古希臘神話世界」戲碼取而代之。荷夫曼斯塔筆下的暴發戶角色,附庸風雅舉辦表演,大概想當然的認為娛樂是越多越好,不覺得連續上演嚴肅歌劇和打諢發科有甚麼問題。後來他為了能夠準時看煙花,更乾脆下令兩者同時演出,於是戲中便有了戲中戲。

創作過程中,作品規模變得越來越大。史特勞斯本來打算使用不多於廿個樂手,最後變成卅多個;柏林小劇院樂池不夠大,1912年的首演終要在斯圖加特宮廷劇院的小劇場(Kleines Haus)舉行。戲中戲預計需約半小時演畢,最後卻長了近兩倍。「娛樂越多越好」當然是錯的:作曲家和編劇在首演後發現,戲迷覺得整體不夠「戲」,樂迷則不知道為何欣賞歌劇之前,要先捱過兩小時的話劇!

一個節目先後用上話劇和歌劇演出者,反正也太昂貴了,長遠而言也不會成功。荷夫曼斯塔後來寫下作品的改良版本,把莫里哀的戲劇略去,代替之以一場全新的歌劇「前戲」(Vorspiel),描寫「歌劇中的歌劇」表演在即,眾人於後臺準備時,對富翁無理安排的反應。例如歌劇主角想到自己快要跟即興喜劇演員同臺演出,大感冒瀆;作曲家更是在痛苦掙扎,其白雪陽春怎可向巴人下里妥協屈服?這新版《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於1916年在維也納宮廷劇院面世,大受歡迎,原來的版本從此便極少上演了。


◈◈◈◈◈

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 李察.史特勞斯《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

2024年2月22, 24日﹝四及六﹞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節目及門票預訂詳情:https://visit.hkaf.org/r7xc3d

Sha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