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是音樂史上一大名作,他同樣出色的其他作品,卻似乎遠不及它為人所認識和喜愛。原因大概是作曲家為它撰寫的樂曲介紹實在太引人入勝了:故事主人翁服過鴉片而沉睡,夢見自己殺死其所愛的女子,他被處決後,女子參加其葬禮……...
周年紀念是「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時機。今年是法國作曲家白遼士(Hector Berlioz,1803–69)逝世一百五十周年,欲知「世界不斷進步」是否屬實,不妨回顧一下過去的「回顧與展望」罷。...
科技在舞台上的應用不少,但無論多厲害的科技,在舞台上大多都是輔助的工具,為佈景、道具以及演員服務。科技本身很少是個「角色」。但在台灣編舞家黃翊的作品《黃翊與庫卡》中,科技是他的舞伴:「庫卡」,這個與黃翊在作品名稱中平起平坐的工業機械手臂,在黃翊的程式設計下,猶如有了生命,與創作人在台上跳起雙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