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無極》奇蹟

Share to
© Mark Gambino
© Mark Gambino

面對跨國巡演仍處於停擺狀態,香港藝術節特別策劃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國際舞蹈合作項目《無極》。舞蹈作品由澳洲編舞家史蒂芬妮・雷克,聯同超過五十位來自香港演藝學院的舞者共同創作。

史蒂芬妮・雷克擅長創作大型公共舞蹈作品,既有機且壯觀的集體動作是雷克的編舞特色。2020 年 11 月於墨爾本普拉蘭廣場上,由四百位舞者共同演出的《繁衍》就是例子之一。

這位澳洲編舞家將大型舞作《無極》帶進表演廳,讓超過五十位舞者共同參與的演出,於 2018 年 9 月在墨爾本首演後,去年 6 月於巴黎夏樂宮國家劇院上演。雷克的創作靈感來自兩個層面:「《無極》是有關社會中的兩極拉扯狀態,以及群眾行為的美與醜。它關注自然的大循環、自然世界的形態,而人類是當中的一分子。」

《無極》表現的是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群體的形成與團結,是大多數人合力而成的;但當有人採取不一樣的行動,將群體引往一個新方向,整個群體要不反對他們,要不就加入其中。有時候,群體就像一 群美麗的雀鳥或是樹上的葉子,但也有一些時候,一個個體的形象會變得格外出眾,因為對我來說,《無極》內的人不僅是種抽象形式的代表,觀眾是可以與他們建立聯繫的。」

要為這個極具野心的作品招募舞者,藝術節特別邀請香港演藝學院(演藝)開展合作,而演藝的舞蹈學院院長陳頌瑛當時毫不猶豫就接受了這個邀約。「對我們的學生而言,學習以遙距方式製作節目,是相當新奇有趣的製作模式,而且能夠成為香港藝術節 50 周年的表演節目,舞蹈學院亦深感榮幸。」有份參與的大約六十位舞蹈學生,將會是來自學院全部三個專修科目:芭蕾舞、現代舞及中國舞,體現了陳院長為學院訂定的跨學科融匯精神。

對於香港版《無極》,雷克無懼面對這個新挑戰:「這是一個美麗的創作,因為《無極》從每一位舞者身上汲取了相當多元化的獨特個性;我並不希望每一次的《無極》都只是重複倒模製作。透過與舞者的不同互動,我對於當中所帶來的未知感到着迷,因為這都是無法控制的,而香港舞者也帶來了與之前的版本不一樣的演繹。」

而對陳院長來說,事前的準備與演出都是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她表示:「排練與演出是我們整個課程的核心,參與《無極》的演出,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極為重要;處於一個專業舞團的排練和演出環境,也有助他們提升技術水平。這些經驗讓他們在離開學院之前,獲得充分準備以發展其後的專業生涯。」

由於防疫限制,《無極》的排練完全是以遙距方式進行。雷克道:「這是一個國際性的合作,亦是包含了不同科技的非凡壯舉,我們所有的排練都是在 Zoom 上進行,有一連串要去解決的技術問題。當你要構築一個小型作品時,處理時差是一件事,但當你嘗試在 Zoom 上把五十多位舞者集合在一起時,它帶來的又完全是另一種問題。」

雷克認為年輕舞者的熱情投入及樂觀態度,都是這場舞蹈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他們都準備好了,隨時可以踏上舞台。他們也很了解科技,即使發生甚麼問題,他們都能解決。」

「過去兩年間重排《無極》的挑戰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沒有這些嘗試,一切都不能發生,因為我們無法離開澳洲。」雷克道。「這個大型作品在沒有任何人需要登上飛機的情況下,而能夠於世界不同的大舞台演出,讓人覺得《無極》就是疫情下的一個奇蹟。」

Sha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