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遼士雞精(二)

Share to

今天的「雞精班」續談白遼士的一些音樂風格特徵。跟上次一樣,例子皆來自他最著名的作品《幻想交響曲》。

白遼士把樂器運用得出神入化,創造出許多前所未有的音色。他對色彩的探索堪稱前無古人,因他視之為音樂創作的基本要素,而非「作曲後」添加的一些「效果」,像很多彈鋼琴的作曲家那般——白遼士不懂彈鋼琴,他的樂器是結他!(《幻想交響曲》用上了鐘、豎琴、英國管、降E調單簧管等當時少見的樂器,而「常規樂器」有時也要以特別方式演奏,例如吹奏管樂要從一個音滑至另一個,小、中提琴的弦線要以弓背的木來敲擊,幾個定音鼓要同時打出和弦以模仿雷聲(見附圖)等。妖魔鬼怪登場的第五樂章,怪聲自是數不勝數。)

<center>《幻想交響曲》第三樂章模仿遠處的雷聲,四個定音鼓打出和弦。</center>
《幻想交響曲》第三樂章模仿遠處的雷聲,四個定音鼓打出和弦。

另一個他異常重視的音樂元素為「空間」:他會指明某些聲音要從何處傳來,即相關演出者須放在場地的哪個位置。(於《幻想》第三樂章那原野的黃昏,兩個牧人在吹奏,你一問我一答。問者奏的是英國管,位於臺上;答者則吹雙簧管,置身後臺處。音樂廳因而頓時變得曠蕩遼落。)

他於曲式、主題發展和調性布局方面,從不緊跟既有形式,使人意想不到。(《幻想》的第一樂章屬奏鳴曲形式還是甚麼曲式?它有很多奏鳴曲式的特徵,卻也有很多不合此曲式之處,頗令分析者頭疼。)

同樣,他從不為既有的曲種範疇所限,名義上屬於某個曲種的作品,會有不少傳統上不屬該曲種的特徵。他有一些作品的形式甚至是獨一無二,無可分類。(有「劇情」的《幻想交響曲》,乃其時最不像交響曲的交響曲,因為交響曲向來都是「抽象音樂」的代表曲種。白遼士實際上是把交響曲的定義擴闊了。)

1831 年的白遼士,版畫作者不詳。
1831 年的白遼士,版畫作者不詳。

從白遼士的作品中,可見他在音樂的各方面都有嶄新的獨特思考和創見,絕對是當時的前衛革命者。這兩篇短文僅說個梗概而已,稱之為「雞精」,當然是戲語:要熟悉一種藝術風格,實沒有甚麼速成之法。惟多聽些他的音樂,聽時多留意前述各點,或有助於掌握其無拘無束、自由奔放的風格,而為其與眾不同的驚人想像力拍案。

*Audio source: Les Siècles / François-Xavier Roth, Berlioz: Symphonie Fantastique

法國世紀樂團:白遼士150

3月2-3日(六、日)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法國世紀樂團:白遼士150

白遼士(1803-1869)開啟了法國浪漫主義之門。適逢作曲家逝世150週年,法國世紀樂團將以十九世紀樂器原聲演繹白遼士作品:首場奏出為人熟悉的《幻想交響曲》及鮮有上演的「後傳」《雷里奧》,次場則有滿載文學及戲劇靈感的交響曲及歌劇序曲。

曲目詳情
Sha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