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遼士如何用音樂表達孤獨?

Share to

白遼士如何用音樂表達孤獨?早前談過他喜愛又長又不規則的旋律——以此呈現愁悶、歎嗟、空虛的感覺,豈非適合不過?他當然有這樣做,例如在其 1839 年的交響曲《羅密歐與茱麗葉》(Roméo et Juliette)裏,失戀男主角的心境便是如此描寫。

可是,在他另一首交響曲中代表孤單主角的,竟然是他平日最厭惡的、最簡單、最傳統的「四平八穩」旋律:第一句四小節,第二句四小節,兩句共八小節。而且此旋律反覆出現,更從來沒有甚麼變化,遑論發展。這首作品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是 1834 年的交響曲《哈洛德在意大利》(Harold en Italie)。哈洛德乃拜倫敘事長詩《哈洛德公子遊記》(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的主角,也就是孤傲憂鬱、負疚難安、憤世嫉俗、浪跡天涯的一個「拜倫式英雄」人物。然而,他遊歷意大利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其實並沒有具體出現於白遼士作品之中:四個樂章裏的情景,有些來自拜倫詩作的其他部分,有些則來自作曲家自己遊歷意大利的見聞。拜倫本人周遊多國,闖蕩江湖,創作哈洛德這個角色以自況;白遼士的用心也差不多,只是他的角色借自拜倫而已。

《哈洛德公子遊記——意大利》,透拿畫於 1832 年或以前。
《哈洛德公子遊記——意大利》,透拿畫於 1832 年或以前。

在此交響曲裏,哈洛德自我放逐,走到山中去,起先悒悒不樂,其後或是感受到出走的自由,心裏變得舒暢。他後來遇上不同的人,包括歌誦聖詩的朝聖者、為愛人唱情歌的山人,以及放浪形骸的土寇。對白遼士來說,這些全都代表遠離凡俗的獨立、自由之人,使他心神嚮往。然則他用以自況的角色看著他們,有甚麼反應?上文形容過那代表哈洛德的簡單旋律,它於這作品中的用法如何,即是答案所在。

白遼士在他的《回憶錄》裏,清楚說明了其用法:「哈洛德主題疊在樂團其他聲部之上,於性格和速度都與它們有所對比,而又不會阻擾它們發展。」用來跟其他聲部重疊的旋律,其設計自然不宜複雜。複雜精妙的地方,實在於這重疊本身,即白遼士將不同主題疊起來的拿手絕活:於最驚人處,竟有三種性格和速度迥異的音樂——哈洛德主題、山人的情歌及舞曲節奏——同時進行(見附圖),這可是中世紀經文歌的作曲法啊!話說回來,主角的旋律多處出現而始終不變,且不與其他主題互相影響,比喻他雖遇到最有可能與自己道合志同者,終究卻還是不為所動,未有跟他們結夥,惟冷眼旁觀之。最後他仍舊孑然無依,只得繼續踽踽而行。嗚呼,人之孤獨,也許莫過於此。

《哈洛德在意大利》中,三種性格和速度迥異的音樂同時進行:哈羅德主題、山人的情歌及舞曲節奏。
《哈洛德在意大利》中,三種性格和速度迥異的音樂同時進行:哈羅德主題、山人的情歌及舞曲節奏。

Audio source: Les Siècles / François-Xavier Roth, Berlioz et l'Italie (viola: Tabea Zimermann), concert in Philharmonie de Paris.

法國世紀樂團:白遼士150

3月2-3日(六、日)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法國世紀樂團:白遼士150

白遼士(1803-1869)開啟了法國浪漫主義之門。適逢作曲家逝世150週年,法國世紀樂團將以十九世紀樂器原聲演繹白遼士作品:首場奏出為人熟悉的《幻想交響曲》及鮮有上演的「後傳」《雷里奧》,次場則有滿載文學及戲劇靈感的交響曲及歌劇序曲。

曲目詳情
Sha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