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樂迷的藝術節

Share to

是屆香港藝術節中,各個音樂節目之間有沒有甚麼關係?想到便是有罷!若果你喜愛弦樂,則不妨想一想:以下三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演出團體——巴西聖保羅交響樂團(Orquestra Sinfônica do Estado de São Paulo)、法國世紀樂團(Les Siècles)、意大利克雷莫納四重奏(Quartetto di Cremona)——在它們的節目裏,都有哪一位音樂家「出現」?

我想到的是帕格尼尼(Nicolò Paganini),而這些相關的音樂會,顯示了他三個不同身分:作曲家、演奏家、樂器收藏家。首先,藝術節開幕演出當晚,聖保羅交響樂團奏起他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一星期後,世紀樂團抵港,他們紀念白遼士逝世一百五十周年,演奏的作品包括其《哈洛德在意大利》全曲,以及《羅密歐與茱麗葉》選段。這兩首交響曲得以面世,都是因為帕格尼尼。

年輕的帕格尼尼。畫家及年份不詳。
年輕的帕格尼尼。畫家及年份不詳。

帕格尼尼不單是小提琴大家,亦為中提琴妙手。話說他在 1832 年購得史特拉第華里(Antonio Stradivari)所製的百年中提琴,後來請白遼士替他寫一首中提琴與樂團合奏的作品,好讓他用那新買的樂器表演一番。不料白遼士對炫耀演奏技巧的音樂毫無興趣,在其受託而寫的樂曲裏,獨奏中提琴部分既不特別多也不很困難,帕格尼尼看過樂譜,大失所望,說他不會演奏此曲。這就是《哈洛德在意大利》。到了 1838 年,他終在音樂會聽得這首作品,大為感動且懊悔不已。在樂師和聽眾的喝采聲中,他把白遼士拉到臺上,跪下並親吻其手(見附圖)。他隨後更贈給白遼士二萬法郎——遠多於後者一年的收入——讓他還清債務,專心創作。《羅密歐與茱麗葉》便這樣誕生了。

帕格尼尼聽過《哈洛德在意大利》演出後,向白遼士致意。Adolphe Yvon 畫於 1884 年。
帕格尼尼聽過《哈洛德在意大利》演出後,向白遼士致意。Adolphe Yvon 畫於 1884 年。

寬裕的帕格尼尼,當初買下那 1731 年的中提琴,除了供自己獨奏以外,亦因而得償所願,集齊一套全由史特拉第華里樂器組成的弦樂四重奏。而這樣一套無價之寶,快將空運到港——可以看,也可以聽。曾經屬於帕格尼尼的一套史特拉第華里四重奏,現為日本音樂財團所藏,其中便包括了令白遼士寫成《哈洛德在意大利》的那個中提琴。這套樂器從 2017 年 9 月起借予克雷莫納四重奏使用。此團各員的出生地皆為熱那亞,跟帕格尼尼的一樣,而他們修業兼創團之地,就是史特拉第華里等造琴名家爭強之地克雷莫納。所以財團將這些樂器借給他們,看來甚有道理——只是,他們於本月香港藝術節演出過後,便要到日本奉璧了!

克雷莫納弦樂四重奏

3月21-22日(四、五)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克雷莫納弦樂四重奏

克雷莫納四重奏手執近三百年歷史、價值連城,連帕格尼尼在世時也珍而重之的四部史特拉底瓦里古董提琴。他們將重現意大利琴藝顛峰,呈獻威爾第唯一室樂作品以至貝多芬晚期四重奏,深刻雋永。

節目詳情
Sha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