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人 革命血液裡流著音樂

Share to

先講明,我對愛沙尼亞的印象是好的。年前,因事在當地首都塔林逗留了一日一夜,遇上很多好人好事。近月,因工作認識了居港愛沙尼亞人,沒有跟他詳述當日奇遇,因為有點好到說出來像是砌詞逢迎。

現在想來,或者在愛沙尼亞是特別容易有奇遇。這個毗鄰蘇聯、芬蘭、拉脫維亞的東歐小國,有「波羅的海之虎」之譽。單單在上世紀便獨立了兩次,第一次在 1918 年,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第二次是 1991 年,蘇聯倒台之後。

Lauluväljak 是愛沙尼亞每五年一度的歌唱節的大本營, 1988 年的音樂會,啟動了愛沙尼亞甚至是波羅的海共和國的獨立運動。圖為 1988 年三十萬人聚集的盛況。
Photo by Tonu Norritts / Art Directors
Lauluväljak 是愛沙尼亞每五年一度的歌唱節的大本營, 1988 年的音樂會,啟動了愛沙尼亞甚至是波羅的海共和國的獨立運動。圖為 1988 年三十萬人聚集的盛況。 Photo by Tonu Norritts / Art Directors

愛沙尼亞第二次獨立,更是一次非暴力抗爭的完美示範。地處強國之間,先後被丹麥、瑞典、俄國、德國統治,千百年來愛沙尼亞人學會 以歌聲傳承自己的文化和身份。1987 年,一萬人集合在塔林歌唱節的場地 Lauluväljak 高唱被禁的國歌和愛國歌曲,揭開獨立運動的序幕。翌年九月,三十萬人在 Lauluväljak 唱歌、集會要求獨立。這場以希望和音樂為號召的東歐獨立運動,在 1989 年 8 月 23 日來到高峰,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地合共 200 萬人跨國境手牽著手連成長達 600 公里的人鏈,一起唱歌向蘇聯要求獨立。這場歌唱革命不但動員起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力量,更引起全球關注。結果,三國於 1991 年正式獨立。

愛沙尼亞之聲

約翰-艾克.杜爾夫(指揮)

愛沙尼亞之聲

首場音樂會以法國中世紀及現代作曲家的作品新舊交織而成,發揮葛利果聖歌跨越時間地域的澎湃原始力量;第二場音樂會是合唱團與潘尼迪爾就「十架之路」的主題所精心編排的靈性之旅,由李斯特的鋼琴作品為引路燈,以合唱頌讚基督救贖世人,感受葛利果聖歌撫慰人心的超然感染力。

2018 年 3 月 3 、 4 日
星期六、日

節目詳情

重新獨立四分一世紀,今日的愛沙尼亞已是 東歐科技強國,2003 年推出 Skype 改變世界,而愛沙尼亞人日常生活由報稅、選舉到理財都已在本世紀初電子化,2014 年更推出 e-Residency 的電子居民計劃,歡迎外國人成為該國的電子世界居民,令外界對人口只有 130 多萬的小國刮目相看。但無論在科技領域走得多前,愛沙尼亞人都不會忘記他們的文化根本,五年一度的塔林歌唱節依然備受重視,聽居港愛沙尼亞人說歌唱節期間走上街頭唱歌是很普遍的事,而且國民和政府都自覺地保存愛沙尼亞語,因為這種獨特而歷史悠久的語言,目前就只有 130 多人萬使用。除了傳統音樂,當地的流行音樂亦頗有個性,新相識的愛沙尼亞朋友推薦 Curly Strings,在網上找到《HOMMIK》一曲,曲風和 MV 都清新怡人,難怪在日本有一定的樂迷支持。

講到你好想現場聽聽有革命基因的愛沙尼亞音樂?今屆香港藝術節意想不到地大手引進,計有由愛沙尼亞樂人 Jaan-Eik Tulve 創立的合唱團體「愛沙尼亞之聲」在中環大會堂的演出,以及今屆壓軸音樂節目——由芬蘭指揮家 Leif Segerstam 率領愛沙尼亞國家交響樂團及國家男聲合唱團的兩場音樂會。曲目包括 Arvo Pärt、Eduard Tubin 兩位愛沙尼亞作曲家的作品之外,還有華格納和古諾的歌劇選段。

愛沙尼亞國家交響樂團 及 愛沙尼亞國家男聲合唱團

薩格士譚(指揮)

愛沙尼亞國家交響樂團 及 愛沙尼亞國家男聲合唱團

首晚音樂會選來難得一聽的大型作品,包括愛沙尼亞作曲家帕特的《紀念布列頓之歌》,獨有的「鐘鳴作曲法」完美體現空靈哀慟的聲音,更聯同Die Konzertisten演出華格納鮮為人知的《使徒的愛筵》。另一大亮點為第二場的大型男聲合唱交響曲《庫勒沃》──國寶級作曲家西貝流士破天荒以芬蘭語入樂,改編芬蘭史詩《卡萊瓦拉》(Kalevala),以規格龐大的樂團及雄渾男聲生動地描繪少年庫勒沃自小為奴、命途多舛到報復的悲劇一生。兩場音樂會慶祝愛沙尼亞共和國成立一百週年。

2018 年 3 月 24 、25 日
星期五、六

節目詳情
Sha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