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最佳歌劇?——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的李察.史特勞斯《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

Share to
(圖:《巴庫斯與亞莉安妮》,Nicolas-Guy Brenet 畫於1764年。)
(圖:《巴庫斯與亞莉安妮》,Nicolas-Guy Brenet 畫於1764年。)

李察.史特勞斯的歌劇《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究竟說甚麼?

故事裏,公主亞莉安妮被她最愛的人棄於荒島上,頓時生無可戀,一心求死。年輕的戴歐尼修斯(Dionysus;劇中以其古羅馬名字巴庫斯(Bacchus)稱之,今人多認識他的酒神身分)恰巧也來到此島,對這女子一見傾心,愛情的力量使他終於完全成了神,然後他倆一同升天。編劇荷夫曼斯塔於1911年中寫信給作曲家,談及另一個有點晦澀的奇蹟:「她以為他是死神,便把自己交給他。他同時是死亡與生命。他讓她看見她自身本性之深邃,將她變作神通仙女,把可憐的小小亞莉安妮轉化,使來世出現於這世上,為我們保存了她,同時轉化了她。」

©W.Hösl
©W.Hösl

奇蹟的背後是甚麼思想?荷夫曼斯塔在信中說,此歌劇「是關於生命中基本而重大的問題,即忠貞的問題。要永遠緊抱已失去的東西,至死方休——還是要活,要活下去,要跨越它,轉化自己,放下精純專一,而又在這轉化中保存自己,依舊為人,而不淪為無記憶的禽獸。」

史特勞斯看過信後,恍然大悟,但他不禁想,如果連他自己也不明白作品要旨,觀眾又怎會懂?於是他在首演前,把該信內容公開出版。1916年的作品新版裏,幕後「前戲」與臺前歌劇演出的關聯緊密,是以有論者認為「轉化」這個主題(荷夫曼斯塔的用詞是 Verwandlung)在多重意義上出現於作品中,使之成為二十世紀裏「最有意思,且於很多方面是最好的歌劇」。

這位論者是 M. Owen Lee。他是天主教神父,亦是古典學者,曾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演出直播作解說逾廿載,數年前才辭世。他回顧上世紀,想到《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中,被愛轉化而升天的尊貴人物,實由前戲中的庸俗演員轉化而來。歌劇作曲家這一角色亦經歷了轉化,因而覺得自己的音樂或可將悲劇和喜劇元素兼收並蓄。Father Lee 想像此青年作曲家其實就是史特勞斯深愛的莫扎特,他把莊歌劇(opera seria)與諧歌劇(opera buffa)結合的本領,使歌劇藝術本身也轉化並存活下來。而在史特勞斯這齣蘊含多重轉化的歌劇中,稱音樂為「神聖藝術」的作曲家角色,表明其作品要說的乃「生命之奧祕」。Father Lee 說轉化是大自然的法則,以至亂世中的希望:只有「轉化自己」以應對不斷變動的環境形勢者,方不至滅亡,反得新生。


◈◈◈◈◈

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 李察.史特勞斯《拿索斯島的亞莉安妮》

2024年2月22, 24日﹝四及六﹞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節目及門票預訂詳情:https://visit.hkaf.org/yfrcfr

Sha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