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藝術作品,都必須經歷這樣的醞釀過程:長時間吸收及積累養分,然後慢慢從容地展現成果,厚積薄發。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CDS)從2012年第40屆香港藝術節首辦,將於2021年邁向第十屆。十年時間,平台自身自然也經歷了一個積發收放的進程,也為香港當代舞壇及其生態掀起了一陣波瀾。藉着踏入第十個年頭這個機會,值得我們好好審視在過去多年的磨練中,平台寫下了哪些關鍵字?
在平台第六屆時,藝術節曾這樣回望當年成立平台的初衷――讓當代舞蹈進入百花齊放的時代。若要百花齊放,該從何栽花?香港當代舞發展與外國相比一直較為遲緩,縱然每年有學院培訓新的編舞及舞者,亦有成立多年的當代舞團提供較系統化的訓練,然而在此之外,能讓新生代獨立編舞持續發表及發展創作的機會仍未成主流。
早期便參與平台的編舞黃靜婷回憶2010年代初期,當代舞壇正在醞釀轉變:「讀書時,多講如何成為好舞者,少講如何成為好創作人。畢業後,開始有些討論說香港的編舞或創作者不是太多,便出現一些平台想催生新的創作人。」
她2014年首次參與平台前,已有幾次編創及發表個人作品的經驗,但創作節奏通常比較緊湊。「CDS一年前已經找我演出,令我有接近九個月時間專心創作,與舞者每星期見面至少兩次,不斷調整方向,是很好的經驗。」平台向編舞提供全方位的製作及宣傳支援,因而有更多機會和能更大程度呈現編舞的創作意念。「不用花心力處理行政事項,平台也會安排舞台設計及製作團隊定時定候討論。」
不論是混合劇場、投影元素的詩意作品《人間‧獨‧白》、還是在舞台上以蠟燭點陣,將舞者框限於一個危險空間之內的《默染》,兩部作品都盛載她對城市的關懷和探問。當中《人間‧獨‧白》更一直演化成長,巡演至更大更遠的舞台。
除了給予編舞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平台也將創作圈由編舞與舞者,拓闊至作家、音樂家、多媒體藝術家等,築構更有機的創作生態。作品因而往往帶有跨界別創作的色彩,常見文學、音樂、投影、裝置藝術等元素提供新的切入點。而原創音樂,則幾乎是貫穿多屆作品的骨幹之一。
早於首屆,平台便委約本地作曲家為舞作創作相應音樂,如2012年趙朗天(作曲)及李健偉(編舞及演出)的《無聲盒》。2018年的節目《舞‧聲》更開宗名義以聲音為題,邀請比利時聲音藝術家Peter Lenaerts為兩組本地編舞及舞者編創音樂。「聲音藝術家的角色,是讓劇場裏整個soundscape能盡量觸動觀眾,將表演帶到另一個想像空間。」與Peter於《渦》合作的編舞盤彥燊(Wayson)說。
「後來在2020年2月到橫濱巡演時,Peter特地到當地因應表演場地的環境重新調整聲音,連舞者的呼吸聲也考慮在內,觀眾都說效果令他們毛管戙,Peter那種對聲音細緻度的追求很值得學習。」Wayson認為這次經驗增強了他對聲音在當代舞作的敏感度,令他在以後更着重思考聽覺如何幫助自己進入創作或表演的狀態。
在創作模式及層面上,2017年是重要的一年。這年意大利編舞沙朗尼與本地編舞毛維合作,將歐洲擊鞋舞與香港英歌舞兩種傳統民俗舞蹈融會貫通成《明天你還愛我嗎?》(香港篇),盡顯兩地編舞合作的火花。
這年開始,平台確立與海外編舞、舞者或創作顧問攜手創作的模式,刺激創作思維,為平台注入新視野及活力。緊隨三年的合作藝術家有青年藝術家平台(北京)的內地編舞及舞者謝欣、李超、楊暢、張翼翔、鞏中輝及常肖妮,以及英國舞者Dickson Mbi及Jos Baker,而Jos指導本地編舞毛維與黃翠絲(Tracy)創作的《火滅》,更將於十周年舞台重演。
這次的交流經驗為Tracy帶來不少衝擊:「Jos擅長刻劃角色特點,創作過程中我們一同拿捏角色,討論東西方夫妻生活及溝通方式的異同,他從中提供了新的想像空間,打開了我們對舞蹈劇場的理解及運用。」
此外,踏入平台的中期,以往於平台發表的作品,也得到愈來愈多海外巡演的機會,可見平台的作品更為成熟。本地編舞得以在國際舞蹈節上與外國編舞的作品互相參照,對創作思維大有益處。「像2015年於平台首演的《原》,是我巡演次數最多的短篇作品,甚至遠至西班牙的國際現代舞蹈節。每次巡演也是大好機會看看自己作為香港藝術家,與其他國際編舞相比處於哪個水平,所以要把握機會深化作品。」
然而,平台其中一個主要面向,未必是觀眾在劇場欣賞表演時能即時意會到,卻對平台的延續性有莫大意義。自一開始,平台便銳意發展外展教育計劃,將當代舞從劇場帶進學校,讓學生以輕鬆互動的方式認識、體驗並嘗試創作當代舞。
剛獲2020年白朗唐新晉編舞獎的馬師雅自2016年起連續四屆參與平台外展教育計劃,每年參與十多場示範講座演出,她形容團隊特意把禮堂變成「四面台」,是希望讓舞者真正走進學生當中示範和交流。「因為距離近,學生的參與感很強,每次巡演也有互動環節及Q&A,學生們也踴躍發問。年青人其實便是當代舞的未來觀眾。」
除了培育未來觀眾,或許也可以啟發更多表演者。例如她今年便領導編舞工作坊,向學生示範如個從概念抽取詞語,從詞語演變為動作,創作一個舞蹈小段落。在學生展演工作坊中,更聯同幾位中學生將2018年在平台發表的獨舞作品《點指》發展成群舞作品,讓學生能參與編演的過程。
十周年慶祝計劃的一系列演出、外展活動、紀念特輯、特刊及網站的發佈,正正是以上關鍵面向的一種呈現,呼應平台的初衷――培育新創作人,打開創作視野、讓更多層面的觀眾能體驗當代舞。
十年里程碑得以達成,觀眾、藝術家及合作單位的參與不可或缺,當然還有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信任和支持。在未來,相信藝術節仍會繼續為香港當代舞壇的土壤帶來更多養分,栽種更深遠的影響。
撰文
廖健邦
廖健邦是香港藝術節的編輯
原文刊登於2021年香港藝術節之《閱藝》
聚焦觀舞經驗,顛覆觀賞行為,觀眾可自由選擇不同的聲音解說導航演出,在不明確的世界中尋找意義。舞蹈的「延伸意義」,是否比「本意」更重要?
節目詳情《眾聲起舞》的四位編舞各自以身體挖掘獨特的個性與意義,並由北京導演田戈兵貫串成篇;國際知名的英國 popping舞大師迪克森.姆比與本地舞者共同創作的《Mokita》,則探討人心中不敢說的秘密。
節目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