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魂當此際,整個管弦樂團竟在這刻默不作聲。
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歌劇的強大震撼力,叫後來者難以招架。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嘗試避免如其他一些法國作曲家般模仿華格納;他開始寫《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Pelléas et Mélisande) 時,也說華格納的鬼魂老是出現,使他要一再修改草稿,除掉華格納風格的元素。該歌劇的情節跟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 的有不少相似之處,德布西卻不覺得這是個問題;事實上,他後來更想過自己寫一部以崔斯坦傳說為題材的作品呢。
兩個都是中世紀貴族不倫之戀的故事。崔斯坦跟其舅馬克 (Marke) 之妻伊索德相戀,佩利亞斯則跟其兄戈洛 (Golaud) 之妻梅麗桑德相戀。兩雙情侶均在夜裏於園中幽會,被女子的丈夫撞破,情侶皆願意為愛而死,崔斯坦和佩利亞斯便當場為劍所傷,先後死去。伊索德和梅麗桑德也都在劇終時死了,剩下戴綠帽者在叔本華式的表象世界裏,不明不白地活下去。
但德布西的歌劇不僅與華格納的大有逕庭,更可說獨樹一幟。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終在密會裏向對方示愛,這於以前的歌劇幾乎必定是心潮最澎湃之處,要來一段又長又吵的「愛之二重唱」。據說,譚臣 (Virgil Thomson) 便在《崔斯坦與伊索爾德》洶湧的花園二重唱裏聽見七次性高潮。德布西的情侶卻只是用正常談話速度說「Je t‘aime」、「Je t‘aime aussi」;銷魂當此際,整個管弦樂團竟在這刻默不作聲(見附圖)。其實,這部歌劇非但沒有二重唱,更是連詠歎調也沒有,由此至終都是吟誦似的,樂團則表現出事物、氣氛、情緒等。這關乎此劇本之與別不同。
德布西只是從梅特林克 (Maurice Maeterlinck) 同名話劇的十九場戲裏,削除了四場,再將其餘的對白刪節一下,便得出整套歌劇唱詞。原著充滿象徵主義的曖昧神祕,自然與華格納親自寫的、清楚明白的劇本判然有別,但就算撇開這些不談,梅特林克的劇本已很可玩味。幽會中的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一邊接吻,一邊看著他倆巨大的影子接吻,煞是浪漫。
梅麗桑德旋即發現戈洛躲在一處。
「哪裏?我看不見……」(où donc? je ne vois rien…)
「那裏……在我們影子盡頭……」(Là… au bout de nos ombres…)
(第四幕,第四場)
換言之,光線把兩人接吻的形象放大並投影到戈洛的位置:他頭上那頂綠帽頓時也彷彿變巨大了。一對戀人沒有逃走,索性繼續擁吻。戈洛拿著劍走過去,大概不會拐彎;因此,其殺弟路徑就是那對戀人的長長影子(見附圖)。佩利亞斯倒地,遺下梅麗桑德,真的是「形影相弔」了。
十九世紀末,德布西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比利時象徵主義作家梅特林克的同名劇作啟發,蟄伏近十年,終於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改編成他唯一一部完整歌劇。這部悲劇滲滿神秘莫測的象徵和細節,疑幻似真,頗堪玩味;作曲家以繞樑的旋律,細膩多變的和聲,融為一體的法語吟誦與音樂起伏,將夢境般的氣氛發揮得淋漓盡致。
立即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