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煲與粵劇

Share to

提起砂煲想到甚麼?煲仔飯抑或炆魚頭?嘖嘖!這種傳統鍋具在南洋竟然跟粵劇拉上關係。馬來西亞的「粵劇女武狀元」蔡艷香精通粵劇南派功架,自創獨門絕活「踩砂煲」,能瀟瀟灑灑地踏著用砂煲砌成的方陣舞槍弄劍。

香姐踐砂煲的英姿
香姐踐砂煲的英姿
香姐踐砂煲的英姿
香姐踐砂煲的英姿
香姐踐砂煲的英姿
香姐踐砂煲的英姿

香姐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入行,正是大馬粵劇崛起之時。七十八年來她不停演戲授課,積極向年青一代推廣這種古老的藝術,被喻為「馬來西亞粵劇之母」,由她為藝術節觀眾分享大馬粵劇發展和介紹南派藝術是不二之選。

香姐曾到八和教授
香姐曾到八和教授
李奇峰年青時代的粵劇演員扮相
李奇峰年青時代的粵劇演員扮相

甜酸苦辣

今天仍致力扶掖新秀的粵劇班政家李奇峰早就認識香姐,奇哥年青時巳是名伶,1963年走埠曼谷第一次與香姐結台緣。

粵劇伶人走埠的高峰期要數上世紀四十至八十年代,那時奇哥經常走埠,腳毛落遍星馬泰越。聽他憶述旅途上每多意想不到,惟有見招拆招,過癮!那些甜酸苦辣如今都成了笑談,重要是大家有機會認識粵劇曾在海外風光明媚。藝術節請奇哥分享七八十年代在三藩市和紐約的登台點滴,觀眾可感悟粵劇在北美華埠的重要性。

何秋蘭與黃美玉對粵劇藝術的熱誠被拍成電影《古巴花旦》,並到多個國際電影節參展,廣受歡迎。
何秋蘭與黃美玉對粵劇藝術的熱誠被拍成電影《古巴花旦》,並到多個國際電影節參展,廣受歡迎。
何秋蘭與黃美玉對粵劇藝術的熱誠被拍成電影《古巴花旦》,並到多個國際電影節參展,廣受歡迎。
何秋蘭與黃美玉對粵劇藝術的熱誠被拍成電影《古巴花旦》,並到多個國際電影節參展,廣受歡迎。
何秋蘭與黃美玉對粵劇藝術的熱誠被拍成電影《古巴花旦》,並到多個國際電影節參展,廣受歡迎。
何秋蘭與黃美玉對粵劇藝術的熱誠被拍成電影《古巴花旦》,並到多個國際電影節參展,廣受歡迎。
何秋蘭與黃美玉對粵劇藝術的熱誠被拍成電影《古巴花旦》,並到多個國際電影節參展,廣受歡迎。
何秋蘭與黃美玉對粵劇藝術的熱誠被拍成電影《古巴花旦》,並到多個國際電影節參展,廣受歡迎。

「根」

粵劇的海外發展最令人意外是足跡遠至南美古巴。鑼鼓在三四十年代響遍夏灣拿華人社區,不讓拉丁音樂專美。當年有個「國光劇團」,當中一對舞台姊妹何秋蘭與黃美玉紅極一時,有趣是前者純古巴血統,因華人繼父熱愛大戲得以自小學戲和粵語;後者中古混血但不懂中文,仍醉心粵劇。哈,我們的粵劇跨越種族和文化,向來擁有活潑開放的DNA。兩位「古巴花旦」將與香港觀眾見面,道來老年藉粵劇尋找中華文化的根。

四位本地及海外伶人將會一連三晚,透過座談、示範、放映,與觀眾分享粵劇在海外成長的重要一頁。

名伶花旦展演話當年

3月15-17日(五-日) 油麻地戲院

名伶花旦展演話當年

粵語主講
一連三晚邀得資深粵劇藝術家分享:「古巴花旦」何秋蘭及黃美玉,透過示範及影片,並由攝影家劉博智教授主持,分享四、五十年代粵劇在古巴的興旺歷史和她們擔綱演出的心路歷程;來自馬來西亞、有「粵劇女武狀元」之稱的蔡艷香分享粵劇南派藝術,並邀得演員鄭詠梅示範;繼承父親的粵劇班政身份的李奇峰介紹上世紀七、八十年紐約與三藩市的粵劇概況,將令觀眾更加了解文化瑰寶在海外鑼鼓響遍的輝煌年代。

分享:劉博智(美國)、何秋蘭(古巴)、黃美玉(古巴)、蔡艷香(馬來西亞)、 李奇峰(香港)
示範:鄭詠梅

相關內容
Sha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