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拜月記》被改編成多個地方劇種,包括唐滌生的粵劇版本《雙仙拜月亭》,但此劇的足本版自 1958 年首演當晚後就沒有再演。睽違逾六十年,「田哥」新劍郎為觀眾帶來原汁原味的《雙仙拜月亭》,藝術節為此與田哥進行簡單的對談。
為何會有製作《雙仙拜月亭》足本版的念頭 ?
搬演足本版主要因為剛巧碰上第 48 屆香港藝術節「四大南戲」系列的節目構思,而《雙仙拜月亭》正正就是出自四大南戲之一的《拜月記》。除此之外,現時坊間常演版本都會以〈搶傘〉作為首場戲,然而唐滌生的改編版是以〈走雨踏傘〉揭開序幕,情節有所不同。而於 1958 年首演當晚,正是以這原裝版本作全本演出的,當時是東樂戲院(現太子聯合廣場附近)的開山戲,演出時間四個多小時,不設隔音裝備,大鑼大鼓的樂聲影響周圍居民而遭投訴,於是第二晚起的演出便立即有所刪減。
可否簡述《雙仙拜月亭》和《拜月記》的分別 ?
南戲《拜月記》的篇幅非常長,故事較為完整,但是也有很多累贅的情節,削弱了觀賞性。相反,唐先生改編的版本卻去蕪存菁,詞曲優美不在話下,故事編寫得更為濃縮,戲劇的張力和情感的迸發也更容易彰顯。《雙仙拜月亭》以文戲為主,雖然唱情的部分較多,但實際上也有不少身段,包括第一場及拜月的場口。「拜月」是全劇的核心,南戲原著設有兩位花旦拜月相認的一幕,但至今已少有演出,為了更合觀眾心意,唐先生更新增一場「生旦拜月」,亦即最後一場〈雙仙疑會〉,反映了唐先生擁有敏銳的商業觸角,而且在粵劇界適應力強。
足本版還有哪幾場戲令你最難忘?
分別是第三場的〈抱恙離鸞〉及第四場的〈錦城觀榜〉。前者是演員發揮演技的場口,因為角色之間有着強烈的情感互動;第四場「三元遊街」一幕主要交待蔣世隆高中狀元參與遊街,同時瑞蘭父親希望藉此為女兒物色夫君,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唐先生加插這段能令故事結構更為完整,刪卻是遺憾之舉。
演足本版有甚麼難度?
足本版的演出時間比現時一般粵劇長,四小時的演出難以於一晚完成,所以這次分為上下兩卷演出。對於演員來說,除了考驗體力外,原裝劇本對他們而言亦比較陌生,須要花較多時間細讀,並揣摩戲中人物的性格特色,也須要重新掌握和摸索唱詞和身段。
首次在高山劇場演出足本版,心情如何?
高山劇場的舞台大小和配套都是為粵劇演出度身而造,不論是今次的《雙仙拜月亭》,還是場地都非常適合新進演員,絕對是他們學藝生涯的試煉場。所以我很高興這次能夠在高山劇場上演足本版,既是對唐先生的尊重,也可對戲迷有所交待。
新劍郎與香港藝術節助理編輯黎家欣對談
網頁橫額設計:Acorn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