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現場一族的自白

Share to

想不到一場世紀疫情,令在家看演出錄影或是出外看現場演出的對壘,一下子向前者傾斜。因為防止疫情擴散,要保持社交距離,所有場館都要關閉。大家都成了「家居」動物,而各地的演藝團體,為了保持曝光率也好,真心為了撫慰藝術愛好者也好,紛紛將作品於網上放映,一些以往要繳費或難得一見的作品也得以免費觀賞。對於許多觀眾來說,當然是好消息──尤其是一些已沒可能再重現舞台的作品。

不過,身為愛看現場的一族,這對於我來說僅是聊勝於無,只可以用作重溫經典之用。除了工作關係,我絕少在家看演出的錄影。在電影院還可以接受,畢竟在大銀幕下,仍有多少逼真和現場感。但在家裡看,實在很難感受演出的真正效果。而且,劇場內觀眾與演員的同呼同吸,那種在同一空間的存在感,也是在家看錄影所無法感受。

2019年香港藝術節  漢堡芭蕾舞團《貝多芬計劃》謝幕照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9年香港藝術節 漢堡芭蕾舞團《貝多芬計劃》謝幕照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8年香港藝術節  美國芭蕾舞劇院《芭蕾小忌簾》 © Gene Schiavone
2018年香港藝術節 美國芭蕾舞劇院《芭蕾小忌簾》 © Gene Schiavone

許多演員都說過,表演時現場觀眾的反應是會影響他們的表現,而演出沒有觀眾就不完整。說起來好像很玄,但其實觀眾在看演出時,不也是在感受台上活生生的表演者之狀態?看Pina Bausch(翩娜‧包殊)的作品,叫人無法不感應台上的一言一行那種掏心掏肺,拳拳到肉的真實。記得香港藝術節幾年前搬演包殊經典雙舞碼《穆勒咖啡館》及《春之祭》,《穆勒咖啡館》中那桌椅倒地的撞擊聲,在文化中心大劇院內迴盪,每一次看都知道台上演員的奔走並非「做戲」;而《春之祭》內舞台上的沙被演員踢起的聲響,甚至有沙粒飛向前排觀眾身上,而且被犧牲的少女那幾分鐘的沒命地跳,身體的疲憊與沉重的呼吸和絕望的精神狀態,也藉著劇院的空氣傳到觀眾的眼耳與心之內,那是隔著螢幕不可能感受的現場感。

2014年香港藝術節  翩娜.包殊烏珀塔爾舞蹈劇場《死而復生的伊菲格尼》©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4年香港藝術節 翩娜.包殊烏珀塔爾舞蹈劇場《死而復生的伊菲格尼》©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7年香港藝術節  翩娜.包殊烏帕塔爾舞蹈劇場《穆勒咖啡館》 © Jochen Viehoff
2017年香港藝術節 翩娜.包殊烏帕塔爾舞蹈劇場《穆勒咖啡館》 © Jochen Viehoff

翩娜.包殊烏珀塔爾舞蹈劇場《春之祭》

還有2005年香港藝術節請來Maurice Bejart (貝嘉)的舞團,讓我第一次現場看他的名作──也是當代舞蹈(不僅是芭蕾舞)經典之一的《Bolero》!這個1960年作品,簡潔、利落──台上的獨舞者以一敵眾,貝嘉利用燈光及舞者身體的細微動作,成功編出了別具一格,充滿激情的作品。現場觀眾在漆黑的劇院一同感受那逐漸出現的燈光與逐漸加強的樂音,如何讓舞者的氣息產生變化,而台下的我們也在屏息。在廿一世紀再看,《Bolero》依然是厲害無比,而看錄影時的震撼,遠不及看現場的。

貝嘉舞團《Bolero》

本來期待在今年藝術節、集合貝嘉多齣名作選段的《貝嘉如是說》中,再一次現場體驗《Bolero》的厲害,可惜藝術節因疫情而被迫取消。幸好疫情稍見緩和,場館也逐步解封,讓我們再有機會以現場藝術滋養心靈。

Share to